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登記專區 > 特定工廠登記 > 特定工廠中文版產業故事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威全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威全機械:以尖端技術與智慧創新成為帶鋸機市場的領導品牌

威全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公司名稱

威全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品牌

以威全Waytrain為製造品牌

創立時間

民國72年

經營理念

創新、成長、責任、信譽、效率

公司產業特質

1.      帶鋸機市場的標竿,產品包括手提式帶鋸機、手動帶鋸機、半自動帶鋸機、全自動帶鋸機、重切削帶鋸機、歐式帶鋸機、高速圓鋸機等。

2.      擁有6座生產基地、75個銷售據點及100個產品種類,產品應用領域包括:太陽能矽晶、汽車零件、金屬材料、飛機零件等。

核心競爭力

目標市場

以精湛的工藝技術,致力將每一項機械設備打造成全球市場的標竿。公司擁有約100種機型,是「鋸床界的百貨公司」。產品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主要市場包括北美、歐盟、東南亞等,其中在俄羅斯的市占率更高達70%。公司以不同的產品設計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目前外銷的比例約占95%。

產品品質

從原料的選擇到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裡堅持嚴格控管品質,以確保產品的可靠性和性能,並透過嚴謹的管理與技術創新,努力提供客戶全方位鋸切解決方案。

未來展望

以專業技術、優質服務和創新設計為基石,建立全球銷售網絡,透過客戶的支持和信任,成為業界受人尊敬的品牌。

 

威全機械主要為生產帶鋸機,也就是業者所稱的鋸床,無論是立式、臥式或剪刀式,從手提式到超大型、重達十幾噸的鋸床皆包括在內。公司提供約100種機型滿足客戶的廣泛需求,號稱「鋸床界的百貨公司」。威全機械的產品銷往全球60個國家,並透過完善的經銷商系統深耕全球市場,在五大洲建立完整且便利的服務據點,以提供客戶更多樣性及全球化的服務。

 

目標顧客與市場

威全機械的產品在全球多達60個國家中銷售,主要市場包含北美和歐盟國家,其次是日本、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地區。公司的目標顧客集中於對中低階零件生產需求較大的產業,包括製造業和機械設備產業。此類企業非常重視成本控制及生產效率,而威全機械的帶鋸機產品正好能滿足此一需求。除了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外,由於在生產過程中對產品進行嚴格的品質控管,威全機械的產品具備極佳的穩定性,能夠協助客戶達到較高的生產效能,因而獲得客戶的信賴。

 

目前威全機械外銷往美國及歐盟市場的比例各約占40%及35%,儘管存在關稅增加的問題,但由於美國市場對於專業設備具有較高之獨特需求,且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品質及服務並非其它廠商可輕易取代,故依然看好該市場之發展潛力。

 

威全機械憑藉著累積逾半世紀的生產經驗,為客戶解決各種實務上的疑難雜症;未來,亦將持續以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隨時依據市場需求變化,調整產品和服務策略。威全機械相信,唯有透過不間斷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探索,才能讓公司為客戶提供更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並在激烈的跨國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領導與經營策略

國際市場需求瞬息萬變,技術發展一日千里,面對全球性的競爭,威全機械能夠在全球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奠基於領導團隊前瞻性的眼光與有效之經營策略。董事長林國全在創業初期即面臨資金短缺與虧損的經營壓力,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決定以三年為期進行嘗試,專注於開發各種類型的鋸床;憑藉著對機械的興趣、自身的努力,以及汲取專業知識並改進技術,林董事長逐漸將公司帶上了穩定發展的軌道。

 

威全機械專注於中低階零件製造市場的深度開發,並對帶鋸機生產過程進行嚴格控管,如此不僅能夠確保產品的品質與安全,也能夠適當地降低成本;而由於目標市場跨越國境,如何與當地合適的經銷商或代理商相互配合,也考量領導團隊的智慧。威全機械的成功也得益於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力和不斷創新的技術優勢。透過多年來累積的經驗,公司相當地了解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地迥異之市場需求;威全機械積極地透過資料蒐集分析以及合作夥伴所給予的回饋,設計與生產適合各地區所需的多種類鋸床。公司目前已設立六個生產工廠,彼此間分工明確,以保持穩定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威全機械亦善加利用政府所提供的經濟政策,作為促進公司業務成長的契機。公司適時地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不僅提升自動化水準並同時降低耗能,除符合全球產業關注環境保護及永續經營的發展趨勢,也有效地提升公司自身的競爭力。此外,威全機械亦透過積極參與各類產業活動,除了認識更多的合作夥伴外,也因公司逐漸增加的影響力而創造更多業務機會。

 

威全機械的經營理念除了保持產品及技術的持續創新外,林董事長也表達對員工的重視。員工是一家公司的重要基石,公司非常重視員工的訓練和福利,林董事長認為,必須把員工視為重要的打拼夥伴、讓員工感受到歸屬感,才能讓公司有長期發展的潛能。同時,林董事長也提及社會公益責任的重要性,他認為公司必須先把自身做好,有盈利後時可以編列預算進行公益捐款,為社會帶來更多的良善,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關鍵技術與服務模式

在現代製造業中,技術創新是推動公司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林董事長強調,只有不斷創新和提高產品性能,才能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威全機械重視新技術的引進與應用,例如其在生產過程中採用的高效能金屬分析技術,以確保原物料的品質達到標準。此類新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了產品品質的穩定性,以確保符合客戶的要求。

 

對於服務,威全機械始終堅信所有客戶都值得被認真對待,為客戶提供最大的產能效益是公司的最高信念。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威全機械提供各國市場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打造專屬產品。以美國為例,其除了對專業領域設備之需求外,也因市場上DIY風氣盛行,自行動手的設備需求較其他國家大;而相較之下,日本市場則對建築工地用設備有較高需求,東南亞及歐洲等地區的國家,則是小型手提機械的主要市場。

 

威全機械的產品以批量、多樣化設計、交期迅速等為基礎,滿足客戶的各式需求。公司以提供客戶客製化的服務模式及完善的售後服務,來與客戶間建立長期互惠的合作關係,並持續地為公司業務注入動能。

 

研發創新

在經營初期,林董事長為了學習專業技術曾參考日本的機械概念,但卻從未自日本取得實際樣品,而是藉由自行研究、改良自己的產品,使其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儘管日本在機械領域名氣響亮,但威全機械的產品最終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日本的產品。

 

研發創新是威全機械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公司不吝於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致力推出具創新性的產品及技術。藉由採用自動化生產設備和高效能的材料分析技術,以及持續對技術發展趨勢與市場需求變化進行分析,威全機械以靈活的市場策略和先進的技術掌握產業中的機會,並在研發上保持領先地位。威全機械亦積極與各類研究機構及業界夥伴合作,擴大技術視野並加速新研發成果商業化之過程;專注且持續投注的努力,讓公司在研發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取得突破。

 

品牌策略

威全機械深知公司商譽及品牌之建立非一朝一夕之功,故其數十年如一日誠懇而用心地提供高品質之產品及細緻的服務。威全機械認為自身的品牌核心價值在於對產品品質的堅持及對客戶需求的敏銳洞察,其對產品品質及對客戶服務的熱忱,不僅展現於多樣而優質的產品上,也表現在為所有客戶換位思考的細緻服務中。

 

威全機械重視與客戶間長期關係的經營,也十分重視客戶給予的反饋,並藉此不斷調整、最佳化商品與服務,再將更好的成果提供給客戶,形成良性循環;波音公司從初期嘗試購買,最終成為威權的固定客戶之一即是最好的例證。

 

威全機械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優勢在業界內有目共睹,透過客戶的口耳相傳,以公司為名的製造品牌聞名各地。由於品牌的推行並不容易,威全機械在國際上並不積極塑造自有品牌,而是採取共有品牌的方式與客戶維持良好的夥伴關係,進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產業挑戰與發展策略

威全機械所面臨的當前挑戰是跨國性的,必須用更高度的視野進行策略思考。回顧早年,臺灣廠商所生產之設備因價格優勢而得以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但隨著競爭對手增多,特別是來自大陸和其它新興國家廠商的價格競爭,臺灣設備製造商現今已面對不同的壓力。此外,由於物價上漲和進口材料的成本控制問題,工廠的營運成本難以控制,產業內各家企業之間的合作本應無間,但由於成本壓力和市場競爭,導致相互之間的殘殺和競爭,這都是林董事長所不樂見的景況。

 

在國家政策方面,政府的許多政策,如勞工法規及低碳轉型等,近年已逐漸和國際接軌。然而,近年物價的飛漲也影響了土地的價格,在土地取得不易且成本高昂的情況下,需要更多政府政策的支援,例如產業補貼、建立工業區、發展合法工廠都是對機械產業十分重要的方案,也是支持我國工業長期發展的基礎。

 

另外,隨著世代交替,公司領導階層的接班問題也日益凸顯。林董事長認為,培養接班人必須逐步引導、培養興趣而後建立專業知識,故自子女們高中時期便開始讓孩子接觸相關領域,例如機械設計和製圖。林董事長鼓勵孩子能在專業學習上多下功夫,以理解和掌握核心技術,對專業技術的掌握是鋸床機具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而由於公司市場跨越國界,接班的問題同樣也是跨國性的,威全機械在不同國家會與代理商和經銷商配合,共同經營客戶關係,然而代理商及經銷商的接班者除了選擇由內部熟習業務的核心幹部接班外,有些控股公司形式的合作廠商也可能派遣專業經理人接手企業營運,如此一來,彼此的合作理念可能逐漸出現歧異,需要不斷溝通、磨合。

 

除此之外,同時掌管多處工廠,如何持續而穩定地提升生產效率、加強技術研發、拓展市場銷售管道,以及如何取得更多的土地資源以提升產能、在維持品質的同時亦維持價格優勢,甚至逐步培育領導階層及留用人才等,都是需要長期規劃的重要議題。

 

尤其面對許多產業都遭遇人力短缺的困境,雖然機械製造業可以透過自動化和智慧轉型減少對人力的依賴,特別是引入自動化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但仍可見到這些推行自動化和AI管理的企業,在許多關鍵業務上仍需依靠經驗豐富的員工執行。根據林董事長的觀察,在機械製造業的大環境中,和資深員工相比,新一代員工較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信念;且高科技產業(如電子業)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投入,因為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更高的薪酬。相較之下,傳統產業的利潤空間本就較小,因而薪酬增長緩慢,整個產業必須加快改善薪酬及福利制度,以吸引並留用人才,並思考如何同時平衡老員工經驗和新技術的引入,以應對人力資源缺乏挑戰。

 

總結

威全機械的成功來自於創辦人對於機械抱持不願放棄的初衷、對品牌口碑的用心經營、對員工培育的重視、對產業挑戰的靈活應對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其以優良的產品和卓越的服務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雖然未來還有許多產業大環境造成的困難需要面對,但威全機械仍將對產品、技術和服務秉持同樣的熱忱,持續立足台灣、深耕國際。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經濟發展
  • 最後異動日期: 2025-04-01
  • 發布日期: 2025-03-04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點閱次數: 67